最新訂單:
景點類型:
宗祠寺廟
景點(dian)等(deng)級:
AAAA
景點門票:
淡季
90 元
旺季 120 元
聯系方式(shi):0917-5254413
景點(dian)地址:陜西省扶風縣法門寺
交通概況:在火車站乘游2或乘坐開往扶風的旅游車(潘家村車站乘車,票價為12元)或者自駕車沿西寶高速公路過絳賬出口約1000米下,有高等級公路直達,路橋費25元。
寶雞法門(men)寺(si) 法門(men)寺(si) 西安法門(men)寺(si)旅游
門票·開放時間:
淡季價(jia)格(12-2月(yue)):90元 旺季價(jia)格(3-11月(yue)):120(法門寺文化景區實行一票制,可觀光游(you)覽山(shan)門、佛(fo)光大(da)道、合十(shi)舍利(li)塔、法門寺地宮出土文物展、法門寺元
交通概況:
在火車站乘游2或乘坐(zuo)開(kai)往扶風的旅游車(潘家村(cun)車站乘車,票價(jia)為12元(yuan)(yuan))或者自駕車沿西寶高(gao)速(su)公路過(guo)絳(jiang)賬(zhang)出口(kou)約(yue)1000米下,有(you)高(gao)等級公路直(zhi)達,路橋費25元(yuan)(yuan)。
景點簡介:
法門寺文化景區依托法門古寺而建,位于陜西省扶風縣,景區一期工程斥巨資打造(25億元),占地約1300畝,是由臺灣著名建筑設計大師李祖原先生主持設計的,(他曾主持設計臺灣中臺禪寺及目前全世界最高摩天大樓“臺北101”等著名建筑)。景區由山門廣場、佛光大道、法門寺寺院、合十舍利塔,以及眾多藝術佛像、園林雕塑小品等幾部分組成,全面展示了佛文化在哲學、政治、藝術等方面的成就,彰顯了中華民族燦爛的歷史文化。
景區建設自2007年3月,根據省委省政府統一部署,由曲江新區管委會組建了法門寺開發建設團隊,與寶雞市人民政府一起負責項目開發建設。項目總規劃面積9平方公里,分為東區佛文化展示區與西區綜合服務區,整體區域規劃依托佛文化資源和地域文化資源為發展基礎,是陜西省委、省政府強力推出的十大文化旅游工程之一,也是曲江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區的重要輻射、延伸區域,在構建和諧社會政策的歷史背景下,陜西建設文化強省、旅游強省的重大舉措并致力將其打造成為名符其實的“世界佛都”,成為繼兵馬俑之后的“陜西第二個文化符號”。
山門廣場區域面積約15萬平方米,由佛光門、般若門、菩提門及圓融門4部分組成。此區域涵蓋酒店、素食餐飲、大唐禪茶、講經堂、旅游精品購物、游客中心、大型超市、電瓶車租賃等配套實施一應俱全。山門廣場建筑設計風格大氣恢宏,北接佛光大道,寓意著我們眾生由此岸世界渡到佛的彼岸世界的過程。
穿過圓融門我們就步入了佛光大道,佛光大道全長1230米,寬108米,面積約14萬平方米,是一條成佛之道,同時又是景區的景觀主軸。佛光大道分別設有經幢、菩薩,等景觀,它是按佛教“五時判教”而設,我們將山門比喻為“此岸”(現世),佛光大道接引眾生通過“五時判教”到達“彼岸”——合十舍利塔(佛國),這樣一輪回即為一大度。同時佛教中講究因緣所生法,大道內兩側的10尊菩薩是為佛之因,佛是為菩薩之果。在佛光大道上穿行,感受由菩薩之因到佛之果的成佛過程,二側菩薩表一佛,佛在中間,佛即是我們自己,佛在我們心中。位于佛光大道東側的林蔭道中,我們可以看到共由八組景觀雕塑組成的佛陀圣跡,其主旨表現人間佛陀,人間佛教。此佛陀像非圣化之佛陀像,按不同的年齡做出不同的模樣,體現佛陀由凡入圣的偉大精神;而西側的林蔭道中為您呈現的八組景觀雕塑則為法界源流,其主旨接釋迦涅磐后佛教的發揚光大,如漢傳佛教凈土宗、禪宗、中國八宗、藏傳佛教、南傳佛教等。
位于佛光大道偏北段的東側就是法門寺寺院,整個寺院面積約3萬平方米。始建于東漢末年恒靈年間,距今約有1700多年歷史,有“關中塔廟始祖”之稱。法門寺因舍利而置塔,因塔而建寺,原名阿育王寺。唐高祖李淵武德七年(625年)敕建并改名“法門寺”。1981年8月24日,寶塔半邊倒塌。1986年政府決定重建,87年2月底重修寶塔。2499多件大唐國寶重器,簇擁著佛祖真身指骨舍利重回人間!地宮內出土的稀世珍寶,不論在中國社會政治史、文化史、科技史、中外交流史、美術史等方面的研究上,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智慧)組成的六渡橋連接了佛光大道和舍利塔廣場,是拜見佛祖真身的必經之路。廣場霧泉噴涌,云煙繚繞,似身臨佛國圣境。舍利塔塔高148米,占地面積6.3萬平方米,寓意佛之彼岸。整體造型體現了佛教的儀式特點、基本理念和人類追求世界和平的基本意愿,用以表現佛教的宇宙觀、教義、教理等,突出法門寺佛祖真身指骨的神圣形象。合十舍利塔分地面及地宮部分,地面部分內設佛教三身佛(即:法、報、化三身)各方菩薩、四大天王等佛教文化景觀造型。而佛祖真身舍利就存放于舍利塔地宮中廳,舍利是梵文音譯,意為骨身,或靈骨,或謂堅固子。法門寺佛指舍利,是迄今世界唯一僅存的佛指舍利。佛經叫作法身舍利,表示佛的教法不滅。當佛教徒再也無法向佛祖本人頂禮膜拜的時候,便把其虔誠之心轉向了佛祖遺存的舍利。這樣,舍利便被賦予了神圣無比的涵義,扮演了至高無上的角色。每逢重大佛教節日佛指舍利將會升至主塔一層以供信眾瞻仰圣物。舍利塔地宮南廳為珍寶展示區,用以展示1987年4月3日于法門寺地宮出土的唐朝數位皇帝供奉的皇室絕世珍寶,其中國寶級、國家一級、二級文物兩千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