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訂單:
景點類型:
歷史遺跡
景(jing)點等級:
其他(ta)
中東旅游 埃及旅游
開羅西南十公里處的吉薩區(Giza)有三座很大的金字塔,分別是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和孟考拉金字塔,一(yi)般統稱為大金(jin)(jin)字(zi)(zi)塔(ta)(ta)(The Great Pyramids)。其中(zhong)(zhong)以胡(hu)夫金(jin)(jin)字(zi)(zi)塔(ta)(ta)最(zui)為著名(ming),也(ye)有用大金(jin)(jin)字(zi)(zi)塔(ta)(ta)指代(dai)胡(hu)夫金(jin)(jin)字(zi)(zi)塔(ta)(ta)的(de)(de),是(shi)吉薩(sa)金(jin)(jin)字(zi)(zi)塔(ta)(ta)中(zhong)(zhong)規模最(zui)大、建筑(zhu)水平最(zui)高、保存最(zui)完好的(de)(de)一(yi)座(zuo),大約(yue)建于公元前2570年,是(shi)法老胡(hu)夫給自己建造的(de)(de)寢(qin)陵。
旅游幫助
交通:在開羅市區解放廣場(Tahrir square)乘出租車前往吉薩金字塔,車費15~20埃鎊,可講價。
門票:成人20埃鎊,兒童10埃鎊(包括參觀三個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進入胡夫金字塔需另交100埃鎊。
娛(yu)樂:金(jin)字(zi)塔聲(sheng)光(guang)表(biao)演(yan)(Light and Sound Show)很值(zhi)得一(yi)看,門(men)票(piao)33埃鎊(bang),學生25埃鎊(bang)。
胡夫金字塔
第一座胡夫金字塔原高146.59米,相當于40層樓,由于幾千年的風化剝蝕,目前高為138米;四周底邊各長220米(原來長達230米)。數千年以來它一直是地球上最高的建筑物。它是用230萬塊磨光的石灰巖石砌成,平均每塊巖石重量約2.5噸,石塊接合得非常嚴密,連張紙也插不進,建造時曾用了十萬名民夫,塔內共有三處墓室,第一處原是胡夫的墓室。幾年后,工匠們開鑿了第二條甬道,建造了第二個墓室,有些人認為這是安葬王后的。第三處墓室,即實際安葬胡夫的地方,人們稱它為“國王墓室”。
游客可進入金字塔親身體驗法老王墓中的奢華設計。但要注意,雖然外面的空氣可以不斷涌入金字塔,但里面仍是熾熱難當,甚至令人有窒息之感,不宜作長時間停留。
金字塔附近還有(you)太(tai)陽(yang)船博物館(Solar Boats of Cheops)可供參觀。
哈夫拉金字塔
第二座金字塔是胡夫的兒子哈夫拉國王的陵墓,建于公元前2650年,比前者低3米,但建筑形式更加完美壯觀,塔前建有廟宇等附屬建筑和著名的的獅身人面像(Sphinx)。 大金字塔
獅身人面像(xiang)的面部(bu)參照哈佛拉(la),身體為(wei)獅子(zi),高22米(mi),長57米(mi),雕(diao)象的一個(ge)耳(er)朵就(jiu)有2米(mi)高。整個(ge)雕(diao)象除獅爪外,全部(bu)由一塊天然巖石雕(diao)成。由于(yu)石質疏松,且經歷了4000多(duo)年的歲月,整個(ge)雕(diao)象風化嚴重(zhong)。另外面部(bu)嚴重(zhong)破損,有人說(shuo)是(shi)馬姆魯克把它當作靶(ba)子(zi)練(lian)習射擊所致(zhi),也有人說(shuo)是(shi)18世(shi)紀(ji)拿破侖入侵(qin)埃及時(shi)炮擊留(liu)下的痕跡。
孟考拉金字塔
第三座金字(zi)塔(ta)屬胡夫(fu)的(de)孫子孟(meng)考拉國(guo)王(wang),建(jian)于公元前(qian)2600年左右。當(dang)時正(zheng)是第四(si)王(wang)朝衰(shuai)落時期(qi),金字(zi)塔(ta)的(de)建(jian)筑(zhu)也(ye)開始(shi)衰(shuai)落。孟(meng)考拉金字(zi)塔(ta)的(de)高度(du)突然降低到66米(mi),內部結構(gou)紛亂。
大金字塔建造之謎
紀元前五世紀,探訪吉薩高地的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曾記載一些有關他對大金字塔的觀感。
“胡天王國聽從祭司們的建議,而使得國民陷于水深火熱中。他為了自己,強制全埃及的人民工作,更常以10萬人每隔3個月交替一次的方式服勞役。僅僅建設為拖拉石頭的道路,就使人民的勞役持續了10年。建造一座金字塔須花費20年。”除此之外,他也記載了有關大金字塔建造的方法。
“其建筑方法是階梯式的建筑方法。先造好階梯后,再用木制的起重機舉起剩余的石頭。或許是用與階梯數量一樣的起重機,也或許只用一臺易于移動的起重機,一一地往上移動。”
希羅多德所著的《歷史》一書中,因記載著有關古代人建造金字塔的諸多事項,因而是一極貴重的記錄。但他只不過是一位金字塔建造后約2000多年后才出生的人。而且由于希羅多德是文化曾十分繁華的希臘人,或許會對埃及有反感和偏見,因此我們無法完全采納其記述。
根據眾多先人的發現,今日專研金字塔的學者推測大金字塔的建造方法如下述:
根據當時紙草的記載,直接指揮建造大金字塔的是宰相海莫。他先選定場所,亦即選在尼羅河西岸不遠也不近的巖盤堅硬的高地。古代埃及入深信太陽西沉的尼羅河西岸是死者之國。為避免過于接近尼羅河會遭洪水淹沒,以及避免尼羅河過遠不便于搬運石頭——因此才選擇完全符合此條件的吉薩高地,為建造大金字塔處所。
場所一決定,就在高地巖盤上,挖網眼狀的溝渠,并使水流人溝渠中。水痕會印在各種溝渠上,借此以測定大金字塔的正確平準度。
接著再將金字塔的四角配合東西南北4個方位。做此工程時,須利用星座才能正確無誤,不知當時他們是如何來計測的。
建造金字塔所用的石材——石灰巖大都是從尼羅河東岸的圖拉采石場采掘而來,而長廊和房間中所使用的花崗石,則是經尼羅河上游的亞斯文等地采掘而來。鑿石頭時,是先用鑿子在石材上開洞,再打人木楔子于洞中,而后再放入水中使其膨脹,最后再使用將石頭從巖盤切離的方法。
鑿下后的石頭,先放在橇上,再放在并排的圓木上,用繩子拉到河岸。當時他們還不知利用車輪或馬。
在尼羅河上裝載物品時,大都使用加了動物皮制浮袋的木筏,只要再用滾軸一推就起來了。希羅多德說是用起重機,但埃及農民自古以來所使用的木制卸貨機,實在是極不可能舉起平均2.5噸的石材。因此,他們是先在金字塔的側面建造斜坡道,再隨石階愈高,而往上建斜坡道。也在斜坡道上埋人圓木,以減少撬的阻力。當建造至金字塔的塔頂時,就再一邊降低斜坡道,一邊填人上等的石灰巖以潤飾。
那么,這件(jian)大工程究(jiu)竟需花費多少(shao)時間和人(ren)員呢?若(ruo)依照希(xi)羅多德的記述“10萬人(ren)每天(tian)3個月交替(ti)1次”,那么1年即需40萬人(ren)。可(ke)是,根據現代學者的估計,即使大金字塔的石頭(tou)數量有100萬個,但若(ruo)1年用(yong)2到4個人(ren)員,則(ze)10年前后即可(ke)完工。
成人20埃鎊,兒童10埃鎊(包括參觀三個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進入胡夫金字塔需另交100埃鎊。
娛樂:金字塔聲光表演(yan)(Light and Sound Show)很值得一(yi)看(kan),門(men)票33埃鎊,學生25埃鎊。
在開羅(luo)市區(qu)解放(fang)廣場(Tahrir square)乘(cheng)出租車前(qian)往吉薩金字塔(ta),車費15~20埃鎊,可講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