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市文物普查隊發現博山蓋綠釉陶奩
來源:陜西日報
時間:2025-07-01 14:17:48
瀏覽量:31次
6月28日,記者從陜西省文物局獲悉:寶雞市文物普查隊高新第六分隊日前在寶雞市釣渭鎮譚莊村附近發現一件精美的博山蓋綠釉陶奩,器型完整精美,實屬少見。
譚莊村地處渭河南岸二級臺地。普查隊員在沿河岸臺地斷崖搜尋時,發現一件表面施釉的陶器。“這件陶器僅有一小部分暴露在外,我們清理掉周圍的泥土后,一件精美的博山蓋綠釉陶奩逐漸顯露出來。”寶雞市文物普查隊高新第六分隊隊長鄭麗娟介紹。
此次發現的博山蓋綠釉陶奩由奩蓋和奩體兩部分組成,表施綠釉,內里為赭紅色泥胎,奩蓋呈博山形,山峰間裝飾有動物圖案,奩體呈圓筒形、直腹,上下腹分別刻有兩道凹弦紋,弦紋間模印山虎等怪獸圖案,底部為3只熊形矮足。帶蓋通高23厘米,口徑20厘米。
據介紹,奩是我國古代一種放置梳妝用品的器具,兼作貯存酒和食物的盛器。奩最早出現于西周,流行于戰國至唐宋年間。經歷代發展,奩的款式變得豐富多樣,做工精美,用料考究,既有實用性,又有藝術觀賞性。釉陶奩為東漢時期創燒,繼承了商周的施釉技術,是古代低溫鉛釉技術發展的碩果,代表漢代陶藝制作的最高水平。
經過對陶奩出土位置的查看,普查隊最終在斷崖處發現3座漢代墓葬,達到墓群的認定條件。(記者 趙茁軼)